延安城管队员执法时,双脚跳起猛跺倒地商户。这一视频被曝光后引发舆论,一片哗然。但当地城管局却回应,脚踩商户者属临时人员。一时间,"临时工"又成为热门词汇。那些曾经的"临时工"也重新进入公众视野。原本只是计划经济市场中的普通名词,如今却包涵了如此之多的意义,俨然比杜甫还要忙。然而,临时工,该这么忙嘛?
据新京报"京报调查"的结果,尽管在《劳动合同法》实施后,法律意义上已无临时工、正式工的区分,但是在实际生活中,临时工仍然大量存在,74.9%的受访者表示自己的工作单位有临时工。
而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临时工?78.3%的受访者认为,"用人单位为逃避用工成本、减少麻烦,使一些人成为临时工",也有73.0%的人认为原因是"一些单位的确需要短期、临时的劳动力,但编制有限。"
临时工尽管大多集中在一些底层行业,但很多政府机关部门也有不少临时工。47.2%的受访者认为政府机关部门没必要招聘临时工,31.6%的人认为"有必要",还有21.2%的人认为"不好说"。
有评论称,一定程度上,政府部门赋权给临时工的职责,往往与过多介入到市场和社会的领域相重叠。在此意义上,政府机构改革需要将应该剥离的职能真正转移给市场和社会,政府的"临时工"应该转变为企业和社会组织的"正式工"。而在执法过程中,违法执法造成损害时,首先也是由行政机关对外承担责任,而非由具体执法的工作人员来担责。之后才是内部责任追究。"法律规定的是'国家机关工作人员',未区分编制内编制外工作人员。"
在某种程度上讲,某些部门、某些官员,从招聘临时工开始,恐怕就想让他们充当执法"急先锋",当事后处理的"替罪羊"。因为,临时工没有正式的编制,没有稳定的保障,也缺乏正规的培训和法律知识,在各种执法活动中,他们就更敢于冲锋陷阵,拳打脚踢,帮助执法部门达成目的。当然,如果野蛮执法不幸被媒体盯上了,也因为临时工没有正式编制,完全可以花些钱打发他们走人了事。
然而事实上,无论是在执法部门的职责上,还是人民权利的维护上,临时工不该这么忙!